来北京已经一周多了,虽然没怎么上课,但一直在学校待着,也没打算出去逛。报名的那天来的相对晚一些,急匆匆地报完名,然后去了超市买了些日用品,有些后悔没有带个枕头过来。晚上去了实验室,找了老师。老师安排了一个临时座位,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应该会在实验室待着吧。

       这周起开始选课,同时也陆续开课。目前只上过两节课,网络与信息安全和算法设计与分析课。网络与信息安全课感觉和大学时期的一些课程一样,有一些乏味。算法课是昨天晚上的课,去的有些晚,差一点就没有座位了。教室挺大的,但选这门课的人很多,上课的时候后面还有好多人站着听课的。算法课的老师挺有趣的,也挺厉害的。因为昨天是9月11号,所以老师就谈及自己在17年前在美国某高校工作,在911的那天深夜,虽然当时许多人很恐慌,但自己还学校办公楼工作,并且几乎每天都是工作那么晚,与他相同的另外两位也都有不错的成就。然后他用一个当时的实例讲述了算法的重要性:当时美国某家航空公司运用一些基本的调度算法,比其他航空公司率先恢复运营,从而减少几千万的损失。之后老师讲了一件有趣的事,自己一开始回北航教算法课时,开始的几节课都会用英文讲,以此劝退那些并不是真正喜欢算法的学生……

       上完第一节算法课,感觉还不错。但昨天的课程也让我意识到我所存在的一些问题(包括当时研究生复试时的机试考试)。首先,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基础比较差,一方面是我并非科班出身,许多知识都没有系统的学习,另一方面,当时学习的一些东西已经忘的差不多了,毕竟已经毕业三年了。其次,编程的能力比起其他人来说,要差一些。虽然当时在本科时相比本班同学来说,编程能力还可以,但当时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是通信专业,而这让自己一直有一个错觉就是自己的编程能力比较好。

       因此接下来的两年半的时间会很辛苦,需要把之前差的东西抽时间补上来。但同时又有些兴奋,因为有许多课程是我之前就想系统学习的。这大概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吧。另外在这两年半的时间,希望可以养成或坚持一些习惯:

       总之,未来可期,功不唐捐。